银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监管要求并未改变,首套房贷最低首付比例仍为三成。
此前,由于担心楼市抢购会引发更严厉调控,“监管层可能在5月出台新规,首套房贷款首付比例将升至五成”的消息在坊间愈传愈凶,并迅速冲击原本脆弱的市场。
与监管层的辟谣相呼应,记者接触的多家银行也表示,出此新规的可能性不大。
“二套、三套的投机、投资需求已经卡住,再卡首套的刚需说不通,关键还是严格落实既有政策。”某股份制银行零售业务部个贷中心负责人表示,由于资金成本的上升,房贷利率的水涨船高已成定局,但在房价无明显下跌迹象的判断下,各银行的首付比例不会显著提高。
对于传言的落空,德意志银行报告认为,“五一”期间政府未出台新的紧缩措施表示短期内无严厉政策出台,有助于缓和房地产市场的担忧,也预示政府将会更加注重于执行现有政策。
但对于地产调控已进入攻坚战的2011年全年来说,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尚教蔚5月5日在社科院《房地产蓝皮书》发布会上表示,年内可能出台更多严厉调控政策,防止可能出现的楼市反弹。
传言探源
这已经是近期银监会的第二次辟谣。
两天前,银监会就明确表示,没有在5月出台房地产信托业务新规的计划。
这一切源于4月下旬的一则消息。彼时,有媒体称,银监会很可能在5月份出台新规,收紧房地产信托业务,并将个人首套房贷的首付比例提高至五成。
消息一出,四座皆惊。短短几天之内,从“信托发行加速”到“抓紧购房”,市场的强烈骚动已经显示了对此的恐慌。
“如果说规范信托业务还只是拦截房企项目的高风险输血,后者则直指调控中的保障人群,直接刺激了原本观望的刚需,加剧了供需的不平衡。”农行总行相关信贷人士分析。
而在包括上述农行人士在内的银行从业者看来,地产调控目前所处的政策敏感期恰是该消息产生与迅速传播的温床。
监管层也正通过种种途径向市场传达“继续调控”的预期。
央行更是表示未来不排除包括价格工具在内的调控手段。
作为进一步调控前的摸底,4月中旬国务院更是派出8个督察组对16省市的政策执行进行调查。
另一方面,通胀预期下的不动产保值心理与房贷申请困难则是该消息影响放大的又一推手。
“通胀预期在短期内不会消失,负利率也促使传统的银行储蓄向楼市转移,再加上个人信贷门槛的提高,市场回暖的消息很容易放大影响,使原本观望的刚需加速入场。”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分析。
这也正是银监会迅速辟谣的原因。银行从业人士进一步分析认为,该消息并不具备变现的可能性。
“目前市场上的全款购房者越来越多,提高首付比例只会误伤刚需,而真正的投机和投资,却无阻拦。”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表示。
郭田勇也表示,这种一刀切的政策,监管层尤其要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