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上午,南宁市举行12月份重大项目开(竣)工仪式。除了南宁轨道交通1号线,当日还有五象新区金融街文化街民俗风情街、五象大桥等一批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重大项目破土动工。南宁五象新区开发建设指挥部新址的正式启用,将为五象新区的开发建设营造一流的服务环境。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自治区主席马飚出席了当日的开(竣)工仪式。
轨道1号线预计2016年运营
12月南宁市集中统一开(竣)工的重大项目共42个,总投资368.19亿元。其中,开工项目33个,总投资322亿元;竣工项目9个,总投资46.19亿元。项目涉及五象新区重点项目、重大基础设施、现代产业、社会民生等领域。
南宁轨道交通1号线开工仪式现场吸引众多市民参观。“今天早报上都刊登了,现场摆的效果图也很漂亮,希望1号线能早日建成。”市民吴先生充满了期待。
1号线工程全线开工,是南宁交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按照南宁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以1号线为起点,将陆续加快建设2、3、4号线等轨道线路,计划在2030年左右,基本建成比较完善、安全便捷的轨道交通网络。
记者获悉,1号线车站结构预计于2014年9月贯通;2015年年底基本建成;2016年6月完成系统连地调剂和营运图演练试运营,当年7月投入正式运营。
五象大桥“助飞”五象新区
南宁柳沙半岛与五象新区近在咫尺,因为缺乏交通联系,目前只能隔江相望。当日开工的五象大桥(工程名称为柳沙大桥)横跨邕江,将为五象新区与柳沙片区、南宁城市中心区之间搭建一条便捷通道,为南宁大桥“分流”。
总投资约8.23亿元的五象大桥,南起五象新区8号路-五象大道路口,向北跨越堤路园、邕江、青环路,终点为柳沙片区英华路。据工程业主——南宁市相思湖新区投资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五象大桥主桥长590米,引桥长270米,桥宽39米。大桥桥型采用双独塔斜拉结构,设机动车双向4车道,车道两侧各设一条5米多宽的混行车道,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i级。五象大桥的北岸离南宁大桥较近,大致位置在南宁大桥上游约2公里处。
据介绍,五象大桥的建设,对实现南宁市大力发展五象新区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将为五象新区、柳沙片区、中心城区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
建设“三街”打造城市新街区
当日上午,五象新区“三街”——文化街、金融街和民俗风情街开工建设。
广西城建投资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三街”是五象新区自治区重大公益性项目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三街”项目预计3~5年内完工。
记者获悉,投资约36亿元的金融街,是以广西规划馆建设带动发展的城市街区,占地约289亩。金融街北侧设置为金融商务办公区,西南侧为商务服务区。规划围绕金融商务的核心功能进行设计,根据地势、交通、朝向及景观,建设成集金融办公、五星级酒店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金融类建筑综合体。其中,酒店占地面积20%,金融办公用地占35%,商业用地占15%,其余配套建设高档公寓。
占地约396亩、投资约39亿元的的文化街,是以广西美术馆建设带动发展的城市街区,分为文化街区、居住区和滨水绿地区等三大功能区。围绕中部的水系及绿地,建设文化用品街区、文化创意街区、文化产品街区,形成一个功能综合、空间聚集的公共中心。此外,文化节将以“文化艺术”为主题,重点建设供文化艺术品交流、展示、收藏和制作等功能的商业性用房及配套设施,突出街区的文化氛围。
民俗风情街则由广西铜鼓博物馆建设带动发展。投资约38亿元的民俗风情街占地约259亩,规划围绕民族文化、民族特色的主题思路开展设计,满足文物收藏、展示、交流、民族工艺品开发、销售的需要,主要建设博物馆功能区、民族风情街商业区、滨水生态区和商住区。
广西城建投资集团有关负责人说:“施工方将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成‘三馆’,用5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三街’建设。不久的将来,一个崭新的城市街区将呈现在广大市民面前。”